大学生自主创业必须避免的四大死穴
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的“大学生创业城”里,一位名叫小藤的毕业生来到位于2楼的自家铺面,拉开布帘后就坐在门外的凳子上绣起了十字绣。这一绣就是一天,反正基本没有什么顾客,只好以十字绣打发时间。2008年小藤毕业时,“大学生创业城”的牌子吸引了她的目光, 3年不收租金的承诺让小藤毅然花费大约4万元入驻创业和进货。但开业到现在,小藤所有的营业额加起来才7、8千元,除去国税、水电,摆一晚的地摊都比这卖得多。在这个身处闹市的大学城里,由于生意过于冷清,1楼里面的铺面都关着,2楼开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海口大学生创业城的关门现象不是特例,在举国遍地涌现的大学生创业城、创业园里,大学生们普遍占据着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服务品种杂乱、盈余不抵支出,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便如此,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依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北京,最高可贴息贷款50万给大学生;在上海,专门设立了“天使基金”服务大学生创业;在福建、青岛,全额贴息贷款……享受着政策、资金、专家指导等各种优惠条件的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依然步履维艰,潦倒的潦倒,倒闭的倒闭。根据广东省团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地区的是浙江也只有4%,全国的平均水平在2%左右,而在欧洲和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20%。据此,有关专家表示,国内大学生创业真正缺的并非是资金。
创业前夕,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
大学生小刘毕业后一直想自己做老板,看到邻居在小区里开了一个食品杂货店收益一直不错,颇为心动。于是,小刘租了小区内一个库房做店面,筹集了一万多元钱做启动资金,进了一些货品,开了一家食品杂货店。但是经营了两个月后,小刘的食品杂货店就撑不住了,不得已关张。原来,小刘为了突出自己食品杂货店的特色,没有像邻居一样进茶、米、油、盐等大众用品,而是将经营范围锁定在沙司、奶酪、芝士等一些西餐调味食品上。但是小区里的居民对她的货品需求少,加之她店面的位置在小区边缘,而且营业时间不固定,由着她的性子开,很多邻居都不愿意绕道过去,所以生意一直不红火。
大学生创业面对茫茫商海,仅具备基本的素质还远远不够,像上面这位小刘同学,看到别人生意好,就盲目投资开张了,事先却没有做好任何的调查和经营计划。很多大学生创业之初都有着求新求异的心理,这是优点但也是致命的缺点。如果不懂得经营、管理的知识,不懂得运用市场规律,再好的项目也会流产。据此,作者建议,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先要好好储备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如商品交换、商品价值规律,以及管理知识和相关的政策知识,如资金管理、人事管理、税务知识等。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前辈们所处的镀金时代了,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非专业知识才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走好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