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欢迎你!588创业网—在外"做鬼"回来做人 留学生创业杭州全国最强! 创业网QQ群:58624974|收藏588创业网|设为首页

在外"做鬼"回来做人 留学生创业杭州全国最强

  在美国呆了20多年回来的周才健,前阵子忙于在杭州搭“吉柏科技”公司的架子。

  毕竟在国外呆了20多年,他连有些中文字眼都要想一下再说,可见一个人在这里注册、招人、办公司有多晕头转向。不过,他还是有机会认识了不少留学生朋友。

  “大年初五那天,杭州高新区人事局的陈局长见我过年很孤单,就邀集了留学生创业园的好多人一起搞活动。大家都是从海外回来的,又都是做企业的,许多东西可以相互交流,认识了很多朋友。”

  杭州高新区的留学生创业园始于1998年,迄今已经10年,是国家人事部与杭州市政府的共建单位。虽然这里还没来得及诞生新浪、百度等开宗立派的企业,但有UT斯达康这样在纳斯达克上市、全国最大的留学生创办企业,也有聚光科技这样迅速发展,受到风投追捧的高新公司。还有更多的企业,在蓄势待发。无论算综合实力还是技工贸总收入,在全国110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中,杭州高新区留学生创业园都是最强的。

  我们这次采访试图展现的对象,集中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10多年间的海归创业者。他们享受留学生创业园给予的种种优惠,同时,也努力为杭州经济的发展持续地贡献着。

  在外“做鬼”,回来做人

  杭州留学生创业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2000年左右陆续回国的,有些已经做成挺大的规模。比如杭州铁三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昕,刚成立企业时十来号人,现在已经有400多位员工。从美国回来的聚光科技两位创始人王建、姚纳新,几年时间把公司做到10多亿产值,已经有上市打算。

  留学生回国创业,有资金、技术、政策倾斜等诸多优势,但他们要克服的困难几乎跟优势一样多。因此,在不少“海归公司”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有许多公司悄悄消失。

  创立高博技术与战略研究所的李慧告诉记者,2002年、2003年左右他们刚开始回国创业,那时办公室在东部软件园主楼三层。

  “当时我们跟夏建统(另一位海归老总,天夏集团董事长)在一层,两家公司各占一头,中间大概还有20来家留学生小企业。据我了解,现在除了我们两家,其他都已经没了。

  “原因有很多,海归不熟悉中国市场,或者技术不适合当地发展,或者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者家人还在海外不安心……我们能生存下来,也是经过许多次变化的。

  “还有一点,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往往以技术派、学术派为主,有些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经营公司。”

  被李慧提到的夏建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半开玩笑地说:“‘海龟’创业的秘诀是,先把自己扼死变成土鳖,然后重头开始。”

  他说,虽然海外归来的人在视野、平台、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国内创办企业,如果不能生存,一切都是空的。“有一个重新适应、艰苦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别人,也被别人改变,就这样不断尝试着。”

  据说,海归圈里还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外做鬼,回来做人”。意思是在外做“洋鬼子”,适应人家的一套,回到中国,咱还得做回中国人。不过,人不是泥巴可以捏来捏去的,重新适应是个煎熬的过程。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外国大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

  据高新区人事局提供的数据,从1998年开始在他们那边注册的海归企业,陆陆续续有一部分变更、注销,总的算来也有几十家了,这也许是创业必须的代价。

  留学生创业,杭州全国最强

  尽管“道阻且长”,在杭州奋斗十来年的留学生创业者,已经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杭州的留学生创业者还是很强的!”高新区人事局局长陈步顺告诉记者,目前,在创业园创业和工作的留学人员达400余名,90%是硕士及以上学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瑞典和澳大利亚等国。

  1999年时,园区内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只有28家,现在已经增加到250余家,主要分布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领域。

  “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通讯和软件产业两大领域。近几年,高新区留学人员创办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已占到全国110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技工贸总收入的59%,居全国首位,并连续几年保持领先。”

  一方面,留学生企业在高新区享受种种政府提供的优待,借机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他们也把许多杭州没有的产业带进来,并形成气候。这正适合杭州对科技、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因为如此美丽的一个城市,只能把发展方向放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上,而不是劳动、原材料密集产业。

  “留学生群体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创造的技工贸总收入,已经成为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陈步顺说。

  三次海归潮,各有特点

  说到海归回国的历史,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代海外学子的回归,都给中国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甚至引领走向新的时代。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是清末公派的一批留学生,其中出现了詹天佑等帮中国奠定铁路、建筑、工业等现代化基础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则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楷模,在零的局面上帮国家建立核弹体系。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直到现在,留学生的回归越来越偏重于企业经营。杭州高新区人事局局长陈步顺,按这些留学生的去向,大致把他们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大部分人进了高校、科研机构等,间接促进生产力;90年代中期,更多的人依托高校科研力量,创立了让人们耳熟能详的高新企业,如浙大中控、新浪、UT斯达康等;90年代末到现在,回国成了许多留学生的首选,他们的回归,或者带着国外的项目直接创业,或者是带回专利技术等,吸引风投然后创办公司。

  “在杭州创办企业的留学生,大多属于第二拨和第三拨。”

  吉柏科技总经理周才健,属于很早一批的“小留学生”。他1983年高中毕业后出国,回来是2007年。在他看来,留学生回国创业,跟经济发展的周期关系密切。

  “上世纪90年代早中期,美国经济不景气,许多人选择回国,他们带回来互联网、通信领域的第一手资料,创办了不少标杆性的企业。

  “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破灭,许多科技公司破产,也导致许多留学生回国寻找机会。他们带来了医药、电子、新材料、金融、咨询等诸多领域的资源,他们的公司现在处于高速成长期。”

  当然,海外的经济状况只是留学生回来的一个因素。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让海外学子看到了更多可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同时,“我是中国人”这一天然命题,也让更多的人把自己的未来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海归带来了什么

  海归创业改变了国内产业生态,带来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比如,田溯宁、丁健创建亚信,将互联网带到中国;张朝阳、茅道临等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代门户网站,改变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李彦宏开创领先世界的搜索引擎,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信息利用效率;邓中翰带领的中星微及武平带领的展讯,分别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等等。

  大批海归活跃在高端服务领域,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领跑者。海归们在金融财务、咨询、法律、经纪代理、传媒、出版、公关、广告、旅游、会展、教育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加快了中国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海归创业还让传统行业焕发生机。搜房、携程、e龙、如家等都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把房地产、旅游、酒店等传统行业公司变成高效率富有活力的新兴企业。  

查看更多相关主题的文章: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日期:2008-03-18
588创业论坛
免费发布招商加盟信息

创业项目搜索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外"做鬼"回来做人 留学生创业杭州全国最强》仅供参考,不做创业投资建议。
Powered by 588CY.COM -- 2004-2008 创业网 Inc. 技术支持:米奇客网络工作室 联系QQ:941968616 闽ICP备080036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