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赤水镇农民种黑皮冬瓜致富奔小康
每年8月下旬,开平市赤水镇高龙村成为黑皮冬瓜的世界。
村民们在地里田间忙碌地收获冬瓜,然后一担一担地抬到公路上,称重、记录、算钱,偶尔还拍着一个超长的冬瓜夸耀。看着这一幕,前来拉货的司机王玉昆心情不错。王玉昆7月份就到高龙村拉冬瓜,一个多月时间,他先后在高龙村和江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之间往返了20多趟,有时候一次要拉走15吨。
曾经闭塞贫穷
近年来,在村民们的精心照料下,冬瓜、辣椒在开平市赤水镇高龙村的土地上一批又一批地生长,成熟后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外面的大城市,换来了村民们致富的喜悦。
然而,在他们走上大力种植冬瓜致富之路前,高龙村曾是一个贫困村。高龙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地处开平市西南端,毗邻台山市大隆洞,是开平市一个较偏僻的山区村。村委会辖24条自然村,744户,2800人,耕地面积4800亩,山地12000多亩。
高龙老区群众以前靠传统的耕作模式维持生计,水田种稻,山地种林木,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日子过得比较艰辛。村民历来以种养业为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根据国际食糖市场需求情况,每年种植甘蔗1000多亩,不少农户尝到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的甜头,但是到了本世纪初,国际食糖市场不景气,开平市糖厂停产,但是村民们并不知道市场行情,以后几年,一些村民继续种植甘蔗,结果蔗价一跌再跌,种蔗无利可图。
今朝车水马龙
2001年以后,高龙村周边其他镇村的经济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如何找到方向,确保农民增收,使高龙老区人民持续走上致富的道路,成为摆在高龙村“两委”班子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龙村“两委”班子从邻近的台山市寻皇村老区群众大种青皮冬瓜以及德庆县群众大种柑桔致富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我们高龙村的自然条件不比人家差,他们可以靠种养致富,我们同样也能。”高龙村委会书记赖显明说。
于是,村委会决定立足当地资源,再一次根据实际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首先是发动群众种植冬瓜、辣椒,但是,从来没有在自家土地上大种冬瓜的村民们心存疑虑。如何开始?干部是攻坚力量!党支部书记赖显明多次带领村长和村民代表到台山市冲蒌镇和邻近镇参观学习种植冬瓜的经验做法,使大家从中学习经验扩展视野,增强信心。学习回来之后,村民们开始自觉行动,冬瓜一下子成为村里的热门话题。
农产品流通与否,直接影响种养业发展。村委会干部率先示范,发挥能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发动他们在掌握市场信息后广泛分享,做到货畅其流,激发了村民发展种养业致富的积极性。
几年过去,全村有8成农户种植冬瓜、辣椒,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亩左右。为了提高产量,村民们都舍得投入,选用良种,精耕细作,覆盖尼龙薄膜,采用人工授粉,科学管理,冬瓜、辣椒亩产值一般在3000—5000元,高者达6000—8000元。
村民甘维新说,即使自家劳动力比较少,但是去年单靠他自己一人,种植1亩冬瓜,兼种一点花生和水果,去年的收入也达到1.5万元。赖显明说,劳动力达到5口人的家庭,一般年收入有6万元左右。
致富路越走越宽
成功致富使村委会干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此后,村委会又决定利用村里的旱地、山坡地大种水果,村民们一呼百应。村里开始种植沙糖桔、妃子笑、桂味荔枝等优质品种水果,兼种其他杂果。几年下来,全村种果农户200多户,面积近1200亩。高龙村坑尾自然村21户87人种沙糖桔、荔枝、龙眼面积150亩,年收入35万元,单水果一项人均收入4000多元,加上冬瓜、辣椒和林竹木收入,村民收入可观,该村除一户五保户外,20户都新建了楼房。
此外,高龙村还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村委会干部看到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龙山地资源丰富,有利发展养殖业,近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全村养鸡1万只以上的鸡场有19个,年上市68万只。冷水迳自然村村民梁明强养鸡一年盈利10万元。村里还与新兴县温氏集团联手,一次养猪200头以上的农户4户,年产肉猪2000头。
村里还引进南海老板投资2000多万元办起广开源种鸭场,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20多万元的土地租赁费收入。
致富之路越走越宽,令高龙村村风文明,治安良好。“人人忙于自己的农活,村中无闲人,几年来高龙村连续成为‘无毒’、‘无赌’村,刑事案件零发生。”赖显明自豪地说。(文/图 本报记者 张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