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杭州大学生创业需要闯几道关
调查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不到1%,其中创业成功不到10%,大大低于欧美等国 。不少人感叹,提倡大学生创业看来有些不切实际。但在杭州,大学生创业是另一番风景,创业率达到5%左右,成功率超过60%。创业带动就业,今年杭州市大学生就业率逆势增长,高于去年。
大学生创业要过几道关?存在哪些社会障碍?政府如何才能帮在点子上?记者近日在杭州进行了调研。
缺经验怎么办——企业家当“导师”,面对面传授经验
一直在学校读书的大学生,突然来当老板办企业,往往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缺经验怎么办?杭州市的做法是:“导师带徒”,请企业家来给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言传身教。
王志雄和他的导师尚阳每周要见2—3次,请导师指导解决企业经营困难。王志雄是浙江科技学院的学生,也是杭州赫锐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尚阳是浙江一名成功的青年企业家,2008年7月在杭州推出大学生创业“导师带徒”时,以结对的方式成为王志雄的创业导师。
“一开始,他们几个大学生非常理想化。企业做什么项目不知道,但自信满满,就觉得自己能一鸣惊人。”尚阳说,王志雄的创业经历在大学生中很典型,热情很高,但不够实际。于是尚阳建议他们针对市场情况和自身优势多做调研,最终选定开发“汽车表情仪”的项目。
之后的研发、生产,考验的是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从导师这里学到很多,比如怎么控制成本,怎么搞前期调研。”王志雄说,有时候导师自己去和客户谈生意也带上他,一方面学习如何谈判,另一方面认识了更多的企业家,积累人脉。
“然后他们遇到了困难。钱花得差不多了,理想的产品又研发不出来,几个人开始争吵,甚至要解散。”尚阳说,这时就要给一些鼓励和支持,一些导师在必要时还会自己借钱给大学生,帮其渡过难关。
产品终于研制生产出来,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取得了第一笔收入,但之后的推广又停滞下来。“因为前期享受了许多政策优惠,所以后来一碰到困难就想着请政府帮忙。”尚阳明确告诉几位大学生,企业的发展不能老靠在政府身上。
最近,王志雄和他的团队完成了产品的第一次招商,初步确定了60多万元的首期货款,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额500万元。“这个小企业活了。”以自己十多年的办企业经验,尚阳满意地做出判断。
去年,杭州市聘请了首批112名企业家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来指导大学生创业,效果良好,有的导师已指导成功了八九家大学生企业。目前,导师队伍正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