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五福:硅谷著名创业之神的创业经历(2)
“时势造英雄。我正好在一个正确的时机走进了一个正确的行业。”陈五福形容,在1995年至2000年,IT行业就像一个遍地黄金的大金矿,“你只要弯下腰随便拣拣就是一块金子。”
然而,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每个人都分享过淘金时代的绮梦和喧哗,也有一些幸运儿手疾眼快挖到了一两块金光闪闪的真金,但有几人能像陈五福这样仿佛天生具有点石成金的异能;别人千辛万苦孜孜以求的创业成功,于他则如同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以至于当时美国投资界曾有一句传言:“只要是陈五福投入的公司,赶快跟进。”
神话的背后,其实并不神秘——悟出真谛确立目标
陈五福出生于台北南港的贫寒家庭。出生那天,恰逢一位多年不见的亲友拎来两罐奶粉探访,“接踵而来”的新生儿有幸成了家中第一个喝上牛奶的人。于是这位在兄弟间排行第五的幸运儿,得名“五福”。
小五福因为不愿意一辈子过卖青菜捡煤球的日子,靠借外甥用过的课本一路苦读,考进了台北大学电机系。
他原本立志要当科学家,在美国读了硕士还想读博士,却因当时英文表达能力不够强未能通过博士资格的口试,不得不挥别名校伯克莱,在旧金山找了份工作,担任一家公司销售部门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小小的挫折却成了陈五福一生事业的大转折。
上班第一天,陈五福就发现,整个部门除了他自己,其他人是不必天天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的。销售人员天天西装革履迎来送往红利丰厚,工程师在后方拼命写程序却只能拿微薄的固定工资。
原来,“离钱愈近的职位愈能赚到钱。”陈五福恍然大悟,从此跳出了中国留学生以技术为先、惟学位是重的老路子,决定独创一片新天地。要想成为公司影响力最大的人,当然不能躲在后面写程序,只能自己创业,开公司当老板。
此念一生,豁然开朗。从此,“整个看世界的眼光都变了。看见任何事都会想一想,这对我将来开公司有什么用?”陈五福说,“知道自己往什么路走,目标定了,就容易了。”
不同于很多“创投”基金,陈五福说自己更多是做“投创”,即在项目初始期便参与投资,这时的风险往往是最高,但一旦成功收益也为最大。陈五福一方面始终“相对保守”地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高科技领域,以降低风险,同时他又信奉“市场优先于技术”。陈极高的创业成功率和回报率正是源自于此。而这一根植内心的创业理念,则是从他第一次创业近两年的煎熬与挣扎当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