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创投总裁叶东:黑暗中摸索清洁能源机会(4)
让叶东没有想到的是,这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提高成功率的作用—它至少可以保证,经过其严苛考察的企业具有彻头彻尾的环保基因,同时也是创业者是否具有更可持续发展的道德保险绳。尽管这在8年后让叶东感到欣慰,但在当时却只能让人绝望。
因为第一支基金的规模仅有1300万美元,有限的管理费常常捉襟见肘,叶东不得不为一些公司做顾问以补贴行政开销,甚至一度面临被收购的危险;作为三名员工之一,他的工资只有1万多元,巨大的收入落差让他不得不把在美国的家人接回国内生活。
但真正的痛苦在于甚至看不到希望。在2005年之前,叶东的生活一度暗无天日。他可以投资的领域极其有限,“三废处理”已经涵盖了这个产业所有的投资方向,太阳能、风能则在2005年以后才出现。“我不知道投资的企业能不能最终上市,只有继续走下去。”叶东说,他当时就像一个黑暗中的独行者,不知道何时才能遇见光亮。
在2004年开始募集第二只基金时,叶东终于遭遇最难以忍耐的平台期。尽管基金的名字叫做“中国环境基金2004”,却直到2005年才募集完毕。他到各种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无形中成为清洁技术的中国代言人,但更多的时候,人们的反应是:“这的确是一件对人类有益的事情,Sowhat?”在奔波于英国、挪威、法国、德国、以色列1年多后,他募集到3000万美元。
事实上,叶东大可选择回到他在硅谷熟悉的轨道上去。叶东向《环球企业家》坦承,他曾想过同时运作两只基金,一只做IT类投资,一只继续他环保的艰难跋涉。让IT的投资回报来补贴环保,但却最终在稍加犹豫后拒绝了找上门来的IT投资人。“投IT必然会分散一部分精力。”叶东告诉《环球企业家》,“我不想成为追随者,我想搏一个更大的机会。”
彼时,另一个困难是,曾在早期给予叶东极大品牌溢价的清华创投的名字,在2005年也因国家政策限制而不能再用。但现在看来那段时间已经是黎明前的黑暗。彼时,中国的太阳能产业正在悄无声息地聚集能量,无锡尚德在2005年中期开始私募,“那时刚好是两只基金的空档,我们有机会投,但第一轮有限的钱投完了。”叶东回忆。2005年12月,他在报纸上看到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的消息。那一刻他知道,天亮了—对整个中国清洁技术产业而言,无锡尚德的上市是一个转折点。在那之后,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开始陆续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一个个新能源首富就此诞生。
2007年5月18日,青云创投投资的南京中电光伏在纳斯达克上市,半个月后,赛维LDK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与此同时,叶东开始募集第三只基金,不到1年,募集资金就剧增至2.5亿美元,是前两期基金总额的6倍。“如果说2005年尚德上市是看到一丝曙光,到现在,已经天光大亮。”叶东感叹。